一、松涛馆流 松涛馆流的创始人即为现代空手道始祖船越义珍(1870~1957),该流派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手道流派。松涛馆流空手道系空手道中的所谓 “南舟北马”中的北派功夫。松涛馆流空手道共有26个规定型(套路)。其技术特征为大开大阖,动作走直线,多用弓步大马,注重腿法运用, 是刚猛型空手道的典范。类似中国武术中的北派少林拳。因为其动作幅度大且简洁深受欧美空手道爱好者的喜爱,在世界空手道强国法国、德 国、英国、美国等空手道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随着空手道运动的全球化,刚猛直接的松涛馆流空手道的优势则更为明显。该流派的代表 团体有日本空手道协会(JKA),国际松涛馆空手道联盟(SKI),国际松涛会(ISKF)等数个国际性联盟及松涛会、松涛同盟会、松涛馆、松 涛联合会、三田会、稻门会、拓空会等。其中JKA是日本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具规模的空手道流派团体。目前全世界共有80余个国家地区的空手道 团队加盟JKA,每两年举行世界比赛。该团体由船越义珍所开创,于日本昭和23年正式成立,日本文部省于昭和33年4月10日正式登记认可的公 益社团法人。 松涛馆流是将冲绳唐手(空手道)介绍到日本本土的第一功臣船越义珍所直属的流派。松涛馆创始人船越义珍传承于丝洲安恒,集合少部份刚 柔流技法后定下了松涛馆空手的雏型。摩文仁贤和经常与船越交流因此丝东与松涛使用类似的型。船越也将唐手改名为空手幷将柔道的色带系 统带入空手道。此派分为社团法人日本空手协会、松涛会、松涛同门会、松涛馆、松涛联合会、三田会、稻门会、拓空会等。
二、刚柔流 刚柔流空手道的创始人是宫城长顺。宫城于明治21年出生于琉球,14岁加入那霸手名师东恩纳宽量的门下,18岁赴中国福建省,学习中国拳法。 归国后将独特的技法系统化。该流系“南舟北马”中的南派功夫,受系统来自南少林拳白鹤门。其流派的名称就来自白鹤门流传秘书《武备志》 中拳八句中的一句“法刚柔吞吐身随时应变”因此得名刚柔流。该流派空手道有明显的南拳特色,以小架三战步、猫足立为主,讲究刚柔并济。 在修行时注重“气”、“息”、“体”的锻炼。刚柔流共有13个规定型。刚柔流的代表团体有全日本空手道联盟刚柔会,世界刚柔流空手道联 盟,刚柔馆,刚柔联盟,正刚会等,该流派在东南亚地区有相当大的影响,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空手道流派之一。另外要注意的是目前世界上 另一大空手道体系即全接触式硬式空手道的代表-极真会的创始人大山倍达即是日本刚柔会开祖山口刚玄的弟子曹宁柱的学生。 刚柔流空手道根源追溯 那霸手起源于公元一八七五年。 始祖-东恩纳宽量,二十二岁从日本冲绳经由水路到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寻访名师学习中国武艺。其间经历无数困难,如言语上的沟通,生活 习惯的适应等,终于得偿所愿,拜得呜鹤拳宗师谢宗祥(如如哥)为师,学习呜鹤拳。谢宗祥本身是一位竹匠,前后东恩纳先生在中国习武十五 年,才拜别师傅返回日本冲绳那霸市,返国前已懂得草药的运用技巧。 东恩纳先生返回冲绳后,就全力发展和推广从中国学习的武艺,尤其「三战拳」套路,当时跟东恩纳习武的人很多,但由于他的训练严格和要 求极高,所以大部份学生只能维持一短暂时期就停学。当时一位十四岁少年名官城长顺,为人克苦自律,终于成为东恩纳先生的入室弟子,完 成所有学习课程,并一同将「那霸手」发扬光大。一九一五年,东恩纳先生仙逝时六十三岁,从此「那霸手」系就传给给这位自律性极高的青 年-宫城长顺,成为一派宗师,宫城长顺跟随东恩先生习武已十五年之久。 从一九二一年至二五年间,宫城先生更多次在皇室表演「那霸手」技巧,屡获好评。一九二六年,年三十八的宫城先生还成立了空手道武术学 会,即空手道研究会,同时有花城长荿,喜朝屋,本部朝基及万文仁贤和(系东流始创人)轮流授徒。 一九二七年,柔道始祖加纳治五郎被邀请到东京参加聚会,宫城宗师当场表演那霸手套拳,而柔道始祖感到这些套拳非常充实,随后宫城先生 再示范一些捽跤和擒拿技巧,并解释以上技巧在应用于运气和适当的呼吸之重要性,柔道始祖对此印象极深,紧记于心。 一九三零年后,古武道比赛及其它很多由日本政府赞助的主要武术赛事中,柔道始祖均推荐宫城先生用冲绳「那霸手」的技巧作示范表演。 一九三零年,宫城先生的大弟子新里仁安,在全日本武术大赛中示范表演后,被古武道弟子问及其那霸手拳套应属何派系时,新里仁安无从回 答,因为当时并无必要立定一个名称作派系,而当时冲绳还有三个不同的派系在武术界中流传着,即泊手(Tomari-Te),首里手(Shuri-Te) 和那霸手(Naha-Te),它们全部都源自中国少林功夫,而这三个派系均以乡村名称而别,总称为「唐手」。新里仁安返回冲绳后,向师傅提及 有关派系名称这个问题时,宫城先生觉得有此需要,定名为「刚柔流」,以便这种武术技巧发扬光大,同时更正式知会其它日本武术学校。 「刚柔流」是刚猛劲力与柔和技巧配合成之武学,流是派别,故刚中带柔,柔中带劲,相辅相成。宫城先生是首位将中国武术演变成独立流派 的武术家。「刚柔流」空手道由宫城先生于一九三三年在日本武道会正式注册,故在一九三三年前称「唐手」,而一九三三年则为「空手 (Karate)」(日本语〔Nihongo〕汉字〔Kanji〕的写法),「空手」解释为徒手或无武器的自卫术,有些大师傅更称为「空手道」(Karate Do)。 一九四六年第二次大战后,宫城先生为冲绳市政府体育协会及冲绳警察训练学院传授空手道技巧。接着,空手道从冲绳发展遍及整个日本,宫 城长顺被称为「战士绅仕」,继而成为空手道之父。
三、和道流 和道流空手道的创始人为大冢博纪,大冢博纪出生于明治25年。6岁起学习柔道。于大正9年到船越义珍的明正塾学习空手道及日本神道扬心流 柔术。大正13年,在皇居济宁馆道场举行的舞蹈演武会中参加琉球唐手术表演,大冢博纪表演自创的“唐手术乱取形”(现代空手道中的约束 对打),以及“捕短刀”、“捕真剑白刃”博得好评。以此为契机,大冢博纪在昭和8年5月创设“和道流”即将空手道与日本柔术合而为一的 意思。该流派受到“神道扬心流”柔术的影响颇深,其中“ 别”、“流”、“押”、“引”、“入身”、“转身”等更是柔术的技法特征。和 道流最具特色的是格斗技术,是极少数在格斗中能体现流派特征的空手道,该流派出现了许多空手道格斗比赛冠军。同时该派空手道也属松涛 馆一系因此在套路上深受松涛馆流的影响,但也有自身的特色。 和道流空手道的代表团体有全日本空手道联盟和道会,世界和道流空手道联盟等,和道流最大势力是在日本的大学和学校,以东京大学、东京 农业、明治、日本、立教、日本齿科、东京工业、东京外语、北海道、熊本工业、福冈等高校体育联盟中空手道强校为中坚力量。现任全日本 空手道联盟事务局长荒川通就是和道流的代表人物之一。
四、糸东流 糸东流的创始人摩文仁贤和生于明治22年琉球首里市,为日本古代名将鬼大城之后人,其先人因战功被德川家康将琉球岛其中一岛叫「摩文仁」 岛赐封,因而易姓为「摩文仁」。 流祖自小天资聪慧,对武术悟性甚高,13岁时成为当时有「拳圣」之称的琉球名武术家、首里手派大师糸洲 安恒先生所赏识收为入室弟子,尽得其所传。糸洲安恒临终时也不忘对他培育,20岁时将他推荐给另一位那霸手空手道大宗师----东恩纳宽量 先生,继续学习「那霸手」武术及由中国南少林寺传来之动态气功。后又学习了松村派、新垣派等空手道更学习了空手道以外的日本古武道器 械。摩文仁贤和于昭和3年上京,在到达日本本土的琉球唐手家中,完全学会首里手和那霸手的仅摩文仁一人而已,结果他能尽得两派精箤。 在1915年,他的两位师父先后去逝,其后为了记念两位恩师,他用了两位师父之名字的第一个字,于昭和9年(1927年)在日本大阪开创了自己的 空手道流派 - 「糸东流」。流祖教导门人认真,丝毫不苟,他不但要求门下弟子刻苦耐劳,对他们的品格修养也特别重视。 在训练方面,流 祖不但融会贯通「首里手」和「那霸手」之武术,还加上了日本古代的擒拿术,传统的居合剑术和多田派的钗术、棒术及双节棍术。 时至今日 ,糸东流不但已成为世界四大流派之一, 而且还是目前把空手道保存得最完整的、 最完善的空手道武术流传后世。糸东流的特点是以“守、 破、离”三字来总结,即对型的忠实遵守而后应用最后独立,以此独特的方法来修行空手道。而且糸东流空手道极其重视空手道精神的修养, 开祖摩文仁贤和极强调糸东流空手道为“君子的拳”是为修行圆满的人格和崇高的人生目的而进行空手道修行。 摩文仁贤荣 (摩文仁贤和之长子) 在1918年2月13日于冲绳的首里市出生。他早在幼年时已开始练习空手道,其后也分别学习剑道及柔道。而在 1952年摩文仁贤和死后把糸东流命名为「糸东流空手道养秀会」, 且到世界不同地方继续发展糸东流空手道。 糸东流空手道一共有47个规定型,是四大流派中规定型最多的,也是排选手代表日本参加世界空手道比赛中型比赛最多的流派。糸东流的型是 其流派的一大特色。糸东流的代表团体有全日本空手道联盟糸东会,世界糸东流空手道联盟,林派糸东流、正气会、修交会、修道会、圣心会、 明武会等。自1989起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级空手道比赛。 五、极真会 因为有了前辈们的辉煌经历,在深山中修炼归来后不久,大山倍达决定挑战自己的能力,而且,他发誓达到更好:他要挑战三百人组手!大山倍达从弟子中选出最优秀者,要他们轮流跟自己组手,循环上场直至完成三百人次的挑战。最后,大山倍达击败了他们。尽管在三百人组手进程中,大山倍达遭受到巨大的肉体上的伤害与精神意志上的考验,但是,没有什么能动摇这位极真之父通过极限挑战的决心。 在为期三天的三百人组手中,每个挑战者要上场四次,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第一轮组手时已经倒在了大山倍达的铁臂钢腿下。一些传记中说,大山倍达原想再挑战连续四天的四百人组手,但他的弟子们无人愿意,或者说没有能力,担当起挑战者的任务。 在完成了三百人组手之后,大山倍达曾一度想把百人组手达成作为极真会黑带四段和五段的考核内容之一。但是,他很快就发现,肉体的训练是相对简单的,而那种永不服输的精神、无坚不摧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也就是OSU精义的极至,却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训练而具备的。于是,百人组手就变成了少数极优秀的极真空手道修炼者挑战自我的个人行为。 刚开始的时候,百人组手的进程可以长达两天,因此愿意一试的人趋之若骛。然而到了1967年,大山倍达规定:今后的百人组手必须在一天之内完成,而且在这100场组手中,挑战者必须取得50场以上的胜利,并且不能被对手击倒超过5秒,才能算通过。 于是,在澳大利亚和其他的一些地方开始按照这个原则推行50人组手。在英国,极真练习者可以选择挑战10人组手、20人、30人、40人乃至50人组手,通过挑战的人都可以拿到证书证明自己的战绩。这样推行的目的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机会去打百人组手,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挑战自己的极限。毕竟,就算是10人组手,能成为这连续半小时的强力格斗的最终胜利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